
期刊简介
《右江医学》杂志创刊于1972年,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题写刊名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,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。刊号:ISSN 1003-1383,CN 45-1126/R,刊物为《中国期刊网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全文收录,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》、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-CMCC》等来源期刊。“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”全文上网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收录。栏目有论著与临床报道、文献综述、预防医学、祖国医学、卫生管理、医学教育、经验介绍、病案讨论、误诊分析、病例报告、临床护理等,以面向基层人员、报道地方医药、突出实用技术为特点。
脾胃虚弱?升阳才是根本!
时间:2025-08-06 14:55:55
在中医理论中,阳气如同身体的“太阳”,驱动生命活动与抵御外邪的能力。许多人面对脾胃虚弱时,第一反应是吃补品,却忽略了升阳才是调理的根本——阳气充足且顺畅升发,才能带动脾胃运化功能,如同春日的暖阳唤醒大地生机。盲目进补可能加重脾胃负担,而通过科学升阳,反而能事半功倍。
一、运动:激活阳气的“开关”
中医认为“动则生阳”,但脾胃虚弱者需避免剧烈运动耗气。推荐慢跑、八段锦或瑜伽等温和有氧运动,每周5次、每次30-40分钟,以微微出汗为度。这类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,像轻柔的春风推动阳气上升。尤其早晨7-9点(胃经当令时段)散步20分钟,可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之势,唤醒脾胃功能。需注意,运动后忌立即进食或饮冷,避免“浇灭”刚升腾的阳气。
二、饮食:温养脾胃的“燃料”
脾胃虚弱者的饮食需遵循“温、软、淡”原则:
1.优选升阳食物:山药、南瓜、红枣等温性食材,可煮成山药薏米粥或红枣小米粥,如同给脾胃铺一层“暖毯”。避免生冷寒凉之物,比如冰淇淋或凉拌菜,它们会像“倒春寒”般抑制阳气升发。
2.巧用药膳组合:党参茯苓小米粥(党参10克、茯苓15克、小米50克)适合晨起食用,既能补气又能利湿,避免单纯补品导致的“虚不受补”。
3.进食节奏有讲究:细嚼慢咽至食物温热再咽下,每餐七分饱。过饱如同“超载的货车”,会压垮本就疲弱的脾胃。
三、作息:顺应阳气的“潮汐”
人体阳气与自然同步,夜间11点前入睡能让肝胆在子时(23:00-1:00)充分解毒,为脾胃次日工作储备能量。长期熬夜者,就像“昼夜颠倒的植物”,会耗尽阳气根基。建议:
睡前2小时停止进食,避免脾胃“加班”消化;
午间小憩15分钟(心经当令时段),有助于阳气潜藏恢复;
晨起后以手指梳头100次,刺激头部经络,如同“拨动阳气上升的齿轮”。
升阳的长期价值远超补品
临床观察发现,坚持升阳调理3个月以上的患者,脾胃功能改善率达70%以上,远高于单纯服用补药的效果。这是因为阳气充足后,脾胃能自主运化水谷精微,形成良性循环。正如中医所言:“脾胃为后天之本,阳气为运化之根。”与其依赖外源性补品,不如激活身体内在的阳气升发机制——这才是中医调理的智慧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