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右江医学》杂志创刊于1972年,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题写刊名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,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。刊号:ISSN 1003-1383,CN 45-1126/R,刊物为《中国期刊网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全文收录,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》、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-CMCC》等来源期刊。“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”全文上网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收录。栏目有论著与临床报道、文献综述、预防医学、祖国医学、卫生管理、医学教育、经验介绍、病案讨论、误诊分析、病例报告、临床护理等,以面向基层人员、报道地方医药、突出实用技术为特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首页>右江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右江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003-1383
  • 国内刊号:45-1126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右江医学杂志2019年第01期

炎症性肠病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

谭舒丹;郭瑜修

关键词:炎症性肠病, 肠道微生态, 菌群, 真菌, 微生态制剂
摘要:炎症性肠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,IBD)包括溃疡性结肠炎(ulcerative colitis,UC)和克罗恩病(Crohn's disease,CD),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、腹痛、黏液血便,在发达国家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,发病率可达到30/100 000,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,生活节奏加快,在发展中国家亦常见,中国IBD在广州、武汉、大庆、成都、西安的发病率分别为1.8/100 000、2.8/100000、12.6/100 000、3/100 000、6/100 000,并且逐年迅速上升[1].目前认为IBD发病可能与个体的肠道免疫对肠腔内抗原(包括食物代谢成分和/或肠内共生微生物)产生异常反应有关[2].肠道共生菌的存在对于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的发育、黏膜屏障的形成、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以及代谢方面都有重要作用.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与IB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[3].